千名师生“行走的思政课”:在闽宁大地感悟思想伟力
千名师生“行走的思政课”:在闽宁大地感悟思想伟力
千名师生“行走的思政课”:在闽宁大地感悟思想伟力中新网宁夏(níngxià)新闻6月(yuè)(yuè)25日电 (记者 于晶)6月24日,银川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千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。来自银川职业技术学院、银川市第二中学、银川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千余名师生,沿着闽宁镇、白芨滩等实践教学路线,在沉浸式课堂(kètáng)中见证山河(shānhé)巨变,感悟新时代思想伟力。
活动以(yǐ)闽宁镇贺兰红广场为起点,师生们先后走进闽宁新貌展示中心、贺兰红酒庄等地。展板上“干沙滩变金沙滩”的对比照片、酒庄内蓬勃发展的“紫色经济”,让(ràng)东西部(dōngxībù)协作的战略意义变得可触可感。
在(zài)灵武白芨滩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,师生们沿着治沙英雄的足迹,从(cóng)“沙进人退”的历史照片走到郁郁葱葱的治理成果区。银川市第二中学(zhōngxué)的王同学说(shuō),亲眼看到万亩绿洲,才真正读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分量。
参与活动的300余名高三毕业生,在赵鸿农民文化大院聆听乡土故事,在产业园区研讨发展模式。“这场行走的思政课(sīzhèngkè),让(ràng)我的毕业季有了更深刻的意义。”一名毕业生表示,我们(wǒmen)不仅是高考考场(kǎochǎng)的答卷人,更要成为新时代的答卷人。
近年来,银川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推进“行走(xíngzǒu)的思政课”建设,深入实施“青苗浸润行动”,将课程重点、师生关切(guānqiè)与(yǔ)时代发展相融合,探索完善“行走课堂”模式,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(shèhuì)大课堂融合共进。立足寻根红色印记等(děng)内容(nèiróng),遴选44个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初步挖掘打造14条精品实践教学路线,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空间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已累计开展87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,覆盖(fùgài)学校70余所,参与师生11.2万人次。
银川市教育局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(biǎoshì),将持续深化(shēnhuà)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建设,引导师生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,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。(完)
中新网宁夏(níngxià)新闻6月(yuè)(yuè)25日电 (记者 于晶)6月24日,银川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千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。来自银川职业技术学院、银川市第二中学、银川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千余名师生,沿着闽宁镇、白芨滩等实践教学路线,在沉浸式课堂(kètáng)中见证山河(shānhé)巨变,感悟新时代思想伟力。
活动以(yǐ)闽宁镇贺兰红广场为起点,师生们先后走进闽宁新貌展示中心、贺兰红酒庄等地。展板上“干沙滩变金沙滩”的对比照片、酒庄内蓬勃发展的“紫色经济”,让(ràng)东西部(dōngxībù)协作的战略意义变得可触可感。
在(zài)灵武白芨滩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,师生们沿着治沙英雄的足迹,从(cóng)“沙进人退”的历史照片走到郁郁葱葱的治理成果区。银川市第二中学(zhōngxué)的王同学说(shuō),亲眼看到万亩绿洲,才真正读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分量。
参与活动的300余名高三毕业生,在赵鸿农民文化大院聆听乡土故事,在产业园区研讨发展模式。“这场行走的思政课(sīzhèngkè),让(ràng)我的毕业季有了更深刻的意义。”一名毕业生表示,我们(wǒmen)不仅是高考考场(kǎochǎng)的答卷人,更要成为新时代的答卷人。
近年来,银川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推进“行走(xíngzǒu)的思政课”建设,深入实施“青苗浸润行动”,将课程重点、师生关切(guānqiè)与(yǔ)时代发展相融合,探索完善“行走课堂”模式,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(shèhuì)大课堂融合共进。立足寻根红色印记等(děng)内容(nèiróng),遴选44个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初步挖掘打造14条精品实践教学路线,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空间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已累计开展87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,覆盖(fùgài)学校70余所,参与师生11.2万人次。
银川市教育局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(biǎoshì),将持续深化(shēnhuà)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建设,引导师生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,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。(完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